懂B的跷看中场牛市货币休息效应加密进入与E跷板
最近加密市场的表现真是耐人寻味。比特币像个疲惫的马拉松选手,从12.4万美元的高点慢慢滑落到10.7万美元;而以太坊虽然也从4956美元回调至4257美元,但明显更有活力。更神奇的是,好几次以太坊上涨的时候比特币反而在下跌,这种"一涨一跌"的跷跷板现象让不少投资者慌了神:牛市这么快就结束了?
历史是最好的老师:揭秘牛市的三段式剧本
作为一个经历过好几轮周期的老韭菜,我发现每次牛市都像排话剧一样,分三幕上演:第一幕比特币独领风骚,第二幕以太坊开始抢戏,第三幕各路山寨币集体狂欢。
记得2017年那会儿,比特币从700美元涨到1300美元时,以太坊还在15美元附近徘徊。但到了牛市中期(2017年3-9月),以太坊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,借着ICO热潮暴涨15倍到300美元,而同期比特币才涨了3倍。2021年的剧本更精彩,比特币从5000美元翻倍到1万美元时,以太坊还在200美元原地踏步;等到2020年7月牛市中期开启,以太坊直接10倍冲到1900美元,把比特币4倍的涨幅甩在了身后。
这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:牛市初期大家都怕风险,资金都往比特币这个"避风港"里钻;等到市场信心恢复了,资金就开始寻找以太坊这样的优质潜力股;牛市末期人性贪婪的一面彻底释放,各种山寨币才会迎来疯狂时刻。
2025年牛市的新变化与不变规律
2025年这轮牛市确实有些新花样,主要是机构玩家进场改变了游戏规则。但从今年1月到7月的行情来看,三段式的规律依然有效。
BTC现货ETF获批后,比特币从3.9万美元一路狂奔到12.3万美元,以太坊虽然也跟着涨,但始终没能突破前高,这就是典型的牛市初期特征。但7月中旬开始,剧情出现了转折:以太坊不仅突破了4000美元的前高,甚至摸到了4956美元,而比特币却在11-12万美元区间来回震荡。
到8月底,以太坊稳定在4450美元附近,回调幅度明显小于比特币。最有趣的是,好几次以太坊上涨时比特币却在下跌,这种现象在牛市中期特别常见。再看看那些传统山寨币的表现平平,更加证明现在还没到山寨币狂欢的牛市末期。
接下来会怎样?听听老韭菜的预测
根据历史经验,2017年牛市中期持续了6个月,2021年则是3-5个月。按照这个规律推测,今年7月开始的牛市中期可能会持续到9-10月。
虽然机构资金的参与让这轮牛市有些不一样,比如山寨币行情可能会通过ETF化、上市公司储备等新形式出现,但核心逻辑不会改变。预计10-12月进入牛市末期时,我们会看到山寨币百花齐放、Meme币疯狂炒作的盛况,比特币和以太坊也会再创新高。
最后提醒一句:不管机构怎么玩,牛市最终都会在流动性退潮时结束,这是人性决定的。现在这个阶段,以太坊领涨但山寨币还没爆发,正是典型的牛市中期信号。老话说得好:"当街头擦鞋童都在讨论股票时,就该退场了。"咱们得学会在市场最热闹的时候保持清醒。
(责任编辑:前沿)
-
每次打开加密货币论坛,总能看到同一个问题像幽灵般飘荡:山寨季还会来吗?作为一个经历过2020-2021年疯狂牛市的老韭菜,我太理解这种期待了。记得那时候,随便一个DeFi项目都能让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,谁还在乎比特币?那些日子,我们管BTC叫"古董币",而像UNI、SUSHI这样的代币才是真正的印钞机。残酷的现实:山寨币的黄金时代已经落幕但今天我必须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那个靠山寨币一夜暴富的时代,真的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软件保持着最初创办微软时的那份热爱。但仔细想想,尽管这些年软件技术突飞猛进,在很多方面它们还是显得特别"一根筋"。当下软件的局限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今天你要在电脑上完成任何事情,都得像个指挥官一样告诉设备该打开哪个应用。Word文档写得再漂亮,它也不会帮你订张电影票;Excel表格分析得再透彻,它也不知道你今晚约了朋友聚餐。这些软件对我们生活工作的了解实在太有限了,完全比不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参加了一场汽车行业的闭门交流,有位资深从业者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:"现在这个时代,如果车企还只盯着电动化,不会玩智能化和生态化,迟早要被市场淘汰。"这话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当下汽车行业的生存法则。那么问题来了:在这场智能化竞赛中,什么才是真正的胜负手?答案很可能是城市NOA。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开着车去上班,只要设定好目的地,爱车就能在城市复杂的路况中自主完成变道、等红灯、避让行人等一系列操作。这... ...[详细]
-
朋友们好啊!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发现最近市场开始出现了一些让人振奋的迹象。特别是那个曾经在上一轮牛市里呼风唤雨的灰度基金,最近动作频频,让我仿佛又闻到了牛市的芬芳。灰度:牛市旗手的王者归来说实话,在加密货币市场里摸鱼这么多年,我对灰度这个老伙计可是相当敬畏。记得2020年那会儿,它就像个不知疲倦的印钞机,硬生生把比特币从几千刀推上了六万八的历史高点。现在看到它又活跃起来了,我的直... ...[详细]
-
美联储态度转向?鲍曼支持员工小试牛刀加密货币 传递了什么信号
美联储理事鲍曼最近在怀俄明州的加密货币会议上放了个"炸弹":她公开支持联储工作人员可以少量持有加密资产!这可是个180度的大转弯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长期观察金融监管动向的人,我看到这个消息时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。监管人员也要"接地气"鲍曼的说法很有意思:"纸上谈兵不如亲身体验"。她认为,监管人员如果连比特币钱包都没用过,怎么能真正理解这个市场?这就好比从来没下过水的游泳教练,怎么可能教会别人游泳?而且... ...[详细]
-
深度解读:Pyth网络空投背后,预言机赛道正在上演怎样的金融革命?
最近朋友圈都被PYTH空投刷屏了!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区块链基础设施的老韭菜,我必须说这次空投确实值得关注。预言机这个看似技术性很强的赛道,正在成为连接传统金融和DeFi世界的关键纽带。当华尔街遇上区块链:预言机的价值革命记得去年参加一个金融科技峰会,摩根大通的CTO在台上说他们正在"重构金融基础设施"。当时还不以为然,现在看着Pyth、Chainlink这些预言机项目的发展,才真正明白他们在做什么。... ...[详细]
-
说实话,直到现在我依然对软件保持着最初创办微软时的那份热爱。但仔细想想,尽管这些年软件技术突飞猛进,在很多方面它们还是显得特别"一根筋"。当下软件的局限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:今天你要在电脑上完成任何事情,都得像个指挥官一样告诉设备该打开哪个应用。Word文档写得再漂亮,它也不会帮你订张电影票;Excel表格分析得再透彻,它也不知道你今晚约了朋友聚餐。这些软件对我们生活工作的了解实在太有限了,完全比不... ...[详细]
-
Vitalik又出手了!ZK+Plasma能成为Layer2的下一匹黑马吗?
最近仔细研读了Vitalik关于Plasma回归的最新文章,不得不说他确实点出了一个行业痛点:当下的Layer2市场被Rollup方案垄断,但Rollup真的就是终极答案吗?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扩容方案的经济研究者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察。为什么Plasma值得重新关注?Plasma这个"老将"其实最适合支付场景,这让我想起了比特币的UTXO模型。想象一下,每个Token都像一张独一无二的钞票,交... ...[详细]
-
上周加密货币圈子里发生了一件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——老牌隐私币门罗币居然被名不见经传的Qubic项目打了个措手不及。这事儿要是放在以前,我肯定会质疑是不是门罗币的技术出了问题。但深入了解后发现,这场闹剧背后折射出的,是整个POW挖矿生态面临的系统性危机。一场教科书般的算力策反说实在的,我第一次听说Qubic这个项目时差点笑出声。他们号称要在2027年实现通用人工智能(AGI),这比OpenAI的路线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在科技投资领域摸爬滚打十余年的老手,我亲眼见证了太多技术变革的浪潮。记得当年移动互联网兴起时,谁能想到今天我们口袋里的智能手机竟成了生活的遥控器?而现在,我坚信我们正站在另一个历史转折点上——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的碰撞,这场技术联姻将比我们想象的更加震撼。科技界的"天作之合"每次技术革命都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。电报需要铁路,互联网需要光纤,智能手机需要4G网络。而今天,AI与区块链这对看似不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