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政策 > 独立革命中心自我化的建链场去一

独立革命中心自我化的建链场去一

2025-09-25 01:03:12 [探索] 来源:链金智库

dYdX独立建链:一场去中心化的自我革命

就在今年第二季度,加密圈的老牌选手dYdX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——要在Cosmos生态里打造自己的专属区块链。这个被称为V4版本的升级,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,它要彻底抛弃那个饱受诟病的中心化撮合引擎。作为一个长期观察DeFi发展的业内人士,我不禁要问:为什么dYdX要放弃现有的成熟架构,选择从头开始建链?这背后藏着怎样的一盘大棋?

dYdX的独特魅力

说实话,在众多DeFi项目中,dYdX一直是个特别的存在。记得2020年初那会儿,它可是以太坊Layer1上交易量最高的DEX。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点:首先,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Rollup并非万能的解决方案;其次,它生动演绎了"基础设施决定上层建筑"这个硬道理。在基础设施和应用的博弈中,dYdX用自身经历告诉我们,底层技术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。

曲折的发展历程

说来讽刺,dYdX的困境恰恰始于DeFi最火爆的"夏季行情"。当时Uniswap异军突起,各种治理代币交易如火如荼,dYdX的用户像退潮一样流失。更糟的是,以太坊网络拥堵导致Gas费暴涨,我记得最高时一笔简单交易就要几十美元。作为需要频繁交易的衍生品平台,dYdX如果继续补贴用户手续费,不出几个月就会弹尽粮绝。这个生死关头,StarkWare就像及时雨一样出现了。

StarkWare的ZK Rollup技术确实帮了大忙,特别是它能处理复杂的衍生品交易,这和当时其他只能做简单转账的Rollup方案相比简直是降维打击。虽然要学习新的编程语言有点麻烦,但至少保住了dYdX的性命。后来dYdX能成为行业龙头,这段转型经历功不可没。

隐藏的"身份危机"

但创始人安东尼奥心里始终有个疙瘩:dYdX虽然顶着"去中心化交易所"的名头,订单撮合却是中心化的。圈内人经常开玩笑说,这哪是DEX,分明是个"半中心化"的怪胎。我完全理解安东尼奥的困扰——在这个标榜去中心化的行业里,这种"表里不一"的状态确实尴尬。

破釜沉舟的V4革命

这次的V4升级,说白了就是要解决这个"身份认同"问题。新建的dYdX链把订单簿和撮合引擎全部去中心化,彻底摘掉"混合交易所"的帽子。更激进的是,基金会和公司要完全退出治理,交易费收益直接分给代币持有者。这种"壮士断腕"的决心,在当前的DeFi圈实属罕见。

有人批评dYdX离开以太坊是开倒车,但以我多年的观察来看,恰恰是这次独立建链,才让它真正实现了去中心化的承诺。这不禁让我思考:Rollup可能只是个过渡方案,而以太坊的安全性,也未必是所有项目追求去中心化的唯一路径。

未来的不确定性

V4上线才一个月,现在断言成败还为时过早。但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行业变革的老兵,我坚信独立的Layer1对dYdX这样的专业应用来说必不可少。看着它一路走来,从濒临倒闭到绝地反击,再到现在的自我革命,我真心希望这次豪赌能够成功。毕竟在这个充满变数的加密世界,敢于打破常规的勇气,往往比墨守成规的稳妥更值得尊敬。

(责任编辑:概述)

推荐文章
  • 揭秘彼得·蒂尔:那个在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翻云覆雨的男人

    揭秘彼得·蒂尔:那个在科技和加密货币领域翻云覆雨的男人 最近,美国上市矿企BitMine因为坐拥全球最大的企业级以太坊储备而登上热搜。这事儿不仅让市场炸开了锅,更引发了一个有趣的问题:究竟是谁在背后推动着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加密布局?答案指向了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名字——彼得·蒂尔。说起这位硅谷投资奇才,人们总会想到他那标志性的"PayPal黑帮教父"身份。1998年,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创立了Confinity公司,本来想做手持设备安全软件,结果愣是在... ...[详细]
  • 鲸鱼级交易!Ripple 5亿XRP大挪移背后有故事

    鲸鱼级交易!Ripple 5亿XRP大挪移背后有故事 今天加密货币圈爆出个大新闻!你猜怎么着?Ripple家的XRP代币在短短24小时内搞出了近5个亿的大动作。说实话,作为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我,看到这种规模的资金流动还是忍不住激动了一把。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一笔就占了4亿多XRP,这可不是我们散户能玩的数字游戏。神秘鲸鱼背后的Ripple身影Whale Alert这个区块链侦探又立功了!他们捕捉到两条连着的巨额交易记录。先是一个神秘钱包转了4.12... ...[详细]
  •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: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

    Maple Finance的RWA突围战:TVL暴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说实话,当我看到Maple Finance第二季度TVL激增四倍的数据时,第一反应是"这项目终于找到感觉了"。作为一个跟踪DeFi领域多年的观察者,我清楚地记得去年Maple因为无抵押贷款导致5000万坏账时的狼狈。但现在,他们似乎找到了打开RWA这扇大门的正确钥匙。产品创新:从危机到转机Maple的转型之路让我想起了那句老话:"失败是最好的老师"。去年那场灾难性的坏账风波后,团队明显变得更加务实... ...[详细]
  • 子牙看盘:警惕!市场即将面临关键阻力位

    子牙看盘:警惕!市场即将面临关键阻力位 这两天数字货币市场走得还算稳健,但作为一个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我不得不提醒大家:前方不远处就是重要的压力位了。每次行情走到这个位置,都像爬山快到山顶时遇到的那段陡坡,稍有不慎就可能栽跟头。技术面的警示信号打开K线图,4小时级别已经连续收了5根阳线,这在熊市反弹中算是相当强势的表现了。但仔细看量能,最近两根阳线的成交量明显萎缩,就像运动员冲刺到后半程时开始气喘吁吁。MACD指标虽然还在零轴... ...[详细]
  • 2.7万港元一张的比特币VIP门票,到底值不值?

    2.7万港元一张的比特币VIP门票,到底值不值? 最近比特币圈子里最火的话题,莫过于即将在香港举行的比特币峰会了。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那个"巨鲸通行证"的价格标签时,差点没把咖啡喷出来——3499美元!换算成港币差不多2.7万,够我全家去趟东南亚玩一周了。这门票设计可真会玩不过不得不说,主办方这招玩得真妙。免费票+Pro票+VIP票的三级体系,把从入门小白到行业大佬一网打尽。你看拉斯维加斯那场,2.5万张免费票两天就被抢光,每张还附赠价值199... ...[详细]
  • 狗狗币的十字路口:暴跌50%还是绝地反击?这3个信号值得关注

    狗狗币的十字路口:暴跌50%还是绝地反击?这3个信号值得关注 作为加密圈的"网红"代币,狗狗币最近的表现让不少投资者捏了一把冷汗。眼瞅着价格在0.059美元这个关键支撑位附近反复试探,让人不禁想起那句老话:常在河边走,哪有不湿鞋。说实话,要是这个位置真守不住,按照技术形态来推算,50%的跌幅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最近和几位交易圈的老友撸串聊天时,他们都在讨论狗狗币这个"下降三角形"形态。这种形态就像是一个不断收紧的套索,自2022年11月以来,每次反弹的高点都在降... ...[详细]
  • 以太坊交易手记:一位老交易员的日常感悟

    以太坊交易手记:一位老交易员的日常感悟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交易屏幕上,看着以太坊稳稳地站在1700美元上方,不禁会心一笑。这个市场啊,就像个永远也读不完的博士课程,越是深入了解,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。昨日的交易复盘还记得昨天下午,当以太坊回调到1670美元附近时,那种熟悉的感觉又来了。多年的经验告诉我,这是个不错的多单机会。说实话,在市场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,最让我骄傲的不是赚了多少,而是学会了等待。就像昨天这笔交易,从1670进场... ...[详细]
  • BitVM本质剖析:一个比特币证明系统而非虚拟机

    BitVM本质剖析:一个比特币证明系统而非虚拟机 最近BitVM在比特币社区引发了不小的讨论,作为一个深耕区块链领域的老兵,我想分享一些个人见解。说实话,看到这个项目的命名我就觉得有点困惑 - 它真的算不上是虚拟机(VM),叫它"BitProver"可能更贴切。技术本质的深入解析BitVM本质上是个研究性项目,采用的是两方交互证明的模式。想象一下,就像两个人在下象棋,比特币L1就是他们的棋盘 - 只负责记录落子位置,并不判断谁输谁赢。这和以太坊或... ...[详细]
  • 当货币学会编程:一个金融老兵眼中的区块链革命

    当货币学会编程:一个金融老兵眼中的区块链革命 记得我第一次感受到数字货币的魅力,不是在纽约的高楼大厦里,而是在尼日利亚拥挤的市场和巴西贫民窟的小商铺中。作为一个在金融科技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,我亲眼见证了传统金融系统的种种局限——高昂的转账费用、缓慢的结算速度,还有那些被银行系统拒之门外的普通人。稳定币:不只是数字游戏说实话,当看到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美元时,我一点都不惊讶。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咖啡馆里,我见过店主用USDT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生态新玩法:BRC20与ARC20的财富狂欢与泡沫警示

    比特币生态新玩法:BRC20与ARC20的财富狂欢与泡沫警示 最近在币圈,有个叫ORDI的小家伙可真是火得一塌糊涂。还记得3月份它刚在比特币链上冒头的时候,铸造一张的成本才几美元,现在居然涨到了21美元一张。算算这个涨幅,我的天,超过3000倍!这数字看着确实让人血脉偾张,但说实话,能从头吃到尾的幸运儿真没几个。我认识好几个玩家,有人5美元买进6美元就匆匆抛售,有人18美元进场结果6美元割肉离场。你看,加密市场就是这样,新概念刚出来时能让人一夜暴富,但真正能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