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这次货币加密交易绝低所拒硬刚
SEC对加密行业的"围剿"似乎进入了新阶段。就在我以为Kraken会像上次一样乖乖交钱和解时,这家老牌交易所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正面硬刚。说实话,这种态度转变让我既惊讶又欣慰 - 加密行业终于有人敢对监管机构说"不"了。
SEC的连环重拳
11月20日那个普通的周一早晨,SEC突然又对Kraken祭出大棒。这次指控相当全面:未注册证券交易、经纪、做市和清算,几乎涵盖了交易所业务的每个环节。SEC声称Kraken从2018年起就通过"非法证券交易"赚取了数亿美金,还特别强调了平台存在严重的资金混用问题。
记得今年2月那次,Kraken很爽快地交了3000万美元和解费就完事了。但这次明显不同 - 就在SEC发布声明几小时后,Kraken官博就发表了火药味十足的反驳文章。这种快速反击的姿态,让我想起了当年Ripple和SEC的经典对决。
Kraken的三点反击
Kraken的辩护团队这次显然做足了功课。他们对SEC的每项指控都给出了针锋相对的回应:
1. 证券认定之争
"SEC又在玩老把戏,"Kraken直言不讳地指出,"他们想把所有数字资产都强行塞进证券的框框里。"这让我想起纽约南区法院在Ripple案中的经典判决 - 法官当时毫不客气地指出SEC的理论完全脱离现实。Kraken显然想复刻这个成功案例。
2. 资金混用的真相
SEC声称Kraken混用客户和自有资金的行为极其危险。但Kraken的反驳很妙:SEC自己也承认没有任何资金因此损失。这就像指控某人"可能"闯红灯,却又拿不出任何监控录像。
3. 注册制度的荒谬
最讽刺的是SEC要求Kraken"去注册",但问题是 - 根本就没有适合加密交易所的注册制度!就像要求一个人穿过一扇根本不存在的门。Kraken的律师团队一针见血地指出,SEC连最基本的操作指南都没有提供。
行业风向的转折点?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监管的人,我感觉到这次事件可能成为行业的重要转折点。当像Kraken这样的主流交易所都开始选择法律抗争而非妥协,SEC的"监管靠罚款"模式可能真要碰壁了。
有个细节特别值得玩味:Kraken在声明中反复强调"法律站在我们这边"。这显然是在向SEC传递一个明确信号 - 我们不怕打官司,而且有信心赢。考虑到最近SEC在加密案件中的糟糕战绩,这种底气可能真的不是虚张声势。
这场对决才刚刚开始,但已经让我对加密行业的未来多了几分期待。或许,这就是监管机构和行业重新划定边界的重要时刻。作为观察者,我会持续关注这场可能改变游戏规则的战役。
(责任编辑:交易)
-
巨头们的造链运动:Stripe和Circle为何不愿搭便车?
这周金融科技圈可真是热闹非凡。先是支付巨头Stripe高调宣布要搞自己的区块链Tempo,第二天稳定币大佬Circle也不甘示弱地推出了Arc项目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这两条新闻时,第一反应是:现在L1赛道还不够卷吗?以太坊、Solana这些"老司机"明明已经把路都铺得差不多了。巨头的"造链"行动Stripe这次可谓是有备而来。他们去年先是砸下11亿美元收购了Bridge这家公司获取稳定币技术,接着又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金融安全的研究者,我对恐怖组织不断翻新的募资手段感到忧心忡忡。最近披露的信息显示,哈马斯这个老牌恐怖组织正在玩转数字货币,把区块链变成了他们的"提款机"。加密货币:新时代的"血钱"输送渠道记得三年前我在华盛顿参加一场反恐研讨会时,就听到业内同行提到一个有趣的发现:哈马斯关联的加密货币账户被美国政府查封。当时觉得这可能只是个案,没想到如今已经发展成体系化的筹资网络。说实话,当我看到B... ...[详细]
-
今天是2023年11月16日,上午11点刚过,以太坊的价格在2056美元附近徘徊。作为一个常年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分析师,我不得不说昨天的行情真是令人印象深刻。价格先是狠狠砸到1912美元,把不少犹豫不决的投资者洗出局,随后又强势拉升170个点,直接冲到2082美元附近,这个过山车般的行情让不少短线交易者既兴奋又忐忑。当前技术面分析从4小时图来看,价格正在布林带中上轨之间游走。2100美元这个心理关... ...[详细]
-
Layer2大爆发之际,我为何更看好老牌Layer1的未来?
记得上一轮牛市吗?那时候简直就是一场Layer1项目的狂欢派对。各个"以太坊杀手"们争先恐后地复制粘贴Aave和Uniswap V2的代码,再挂上丰厚的挖矿奖励,就像在超市搞促销一样吸引投资者。说实话,那会儿的创新程度,连我隔壁小学五年级编程兴趣班都不如。熊市带来的觉醒随着市场转冷,这些靠补贴维持的繁荣就像泡沫一样破灭了。资金纷纷逃回以太坊这个"安全港",而Layer2的新贵们又带着"更快更便宜"... ...[详细]
-
真是没想到,美国政府这次玩真的了!就在上周,美国商务部搞了个大动作,直接把季度GDP数据给"上链"了。说实话,这种操作在以前也就是我们业内私下讨论的设想,没想到他们居然这么快就付诸实践了。区块链界的"超级联赛"这次参与的不是一条两条链,而是9条主流公链的"全明星阵容",包括老牌选手比特币和以太坊,也有Solana、TRON这些新贵。但有意思的是,XRP和Cardano这两个大家伙居然没在首发名单里... ...[详细]
-
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技术落地的观察者,我发现RNDR正在开创一个令人兴奋的新纪元。这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渲染网络,而是一场关于创意经济民主化的革命。想象一下:当你的显卡在闲置时,就能变成一台赚钱机器,这种感觉是不是很酷?去中心化渲染网络的商业逻辑记得去年我采访过一位独立动画师,他抱怨说大型渲染农场动辄上千美元的收费让他望而却步。这正是RNDR想要解决的问题,他们构建了一个点对点的GPU资源共享市场... ...[详细]
-
大家好,我是Grant Li,在JASMINER负责销售工作。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我们公司研发矿机的一些独到见解,特别是我们在兼顾算力和能耗方面的突破性创新。不只是卖机器,我们在创造行业标准记得去年拜访内蒙古一个矿场时,看到老板为了降温每个月要支付天价电费,这让我深刻意识到:矿机性能不能只看算力数字,能耗才是真正的隐形杀手。正是这种实地观察,促使我们团队在产品设计上不断突破。我们最新的X16系列就是个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参加了一场汽车行业的闭门交流,有位资深从业者的发言让我印象深刻:"现在这个时代,如果车企还只盯着电动化,不会玩智能化和生态化,迟早要被市场淘汰。"这话一针见血地道破了当下汽车行业的生存法则。那么问题来了:在这场智能化竞赛中,什么才是真正的胜负手?答案很可能是城市NOA。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:你开着车去上班,只要设定好目的地,爱车就能在城市复杂的路况中自主完成变道、等红灯、避让行人等一系列操作。这... ...[详细]
-
在区块链的世界里,每一个成功项目都需要一个核心代币作为经济引擎。就像人体需要血液来维持生命一样,WHO代币正是Wormhole生态系统的"生命之血"。作为这个跨链隐私协议的核心资产,WHO不仅连接着各个功能模块,更为整个网络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。独特的代币发行机制Wormhole采用了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代币分发方式——100%通过生态活动产生。记得去年参与Uniswap流动性挖矿的经历吗?WHO的... ...[详细]
-
最近几天,TRB市场就像坐上了过山车,让人看得心惊肉跳。谁能想到,这个上周还风光无限、暴涨47%的"当红炸子鸡",转眼间就被打回原形,短短四天就蒸发了30%的市值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,这种剧情我早就见怪不怪了。谁在导演这场暴跌大戏?经过我的观察,这出戏的主角显然是那几条"鲸鱼"。就像去年我看到Luna崩盘时大户抛售的场景一样,这次又有三个鲸鱼钱包在市场疯狂甩货,总计抛售了近2... ...[详细]